2015年3月28日,在深圳IT领袖峰会论坛上,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、百度CEO李彦宏,以及场下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围绕竞争格局、技术趋势以及搜索、电子商务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这也是迄今为止,国内市值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“掌门人”之间的首次公开对话。有意思的是,这三位个性不同的互联网领袖在妙语连珠的同时,也不乏针锋相对的“切磋”。这次堪称“互联网最顶级对话”的会议历时一个小时,全场掌声和笑声不断。
全场探讨的笑点是什么呢?还是风在哪里?猪在哪里?怎么飞?摔下来会怎么样?有比较冷静和理性的人同意李彦宏的观点,不是去找风口,也不是去做猪,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,“赚快钱”的时代里也照样有很多人没有赚到钱,尤其对于今日的聪明年轻人来说,90后,00后他们的互联网思维更敏锐,更前沿,掌握的技术和水准与这个世界几乎同步,但是,就好像老话说的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”,对于一夜暴富,也没那么简单。无论,风口,还是,猪。
如果本人是一个投资者,创业者的话,初级阶段,小朋友都懂得常识: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那么将心比心,一定是一个夙夜忧叹的悲观主义者,想好往哪里冲之前,一定要想好往哪里逃。否则,就像谁也不知道雷曼兄弟哪天真的倒了。对冲基金的经理们今天在酒吧千金买醉,明天就落魄街头。
好,那么一个悬在国人头顶上的“财富新概念”来了,工业4.0,几乎是一块通向财富之门的黄金敲门砖一般,其实这是一个来自于德国的智能制造的概念,具体是什么?细分一下可能是自动化制造的工厂,智慧城市,无人工厂,机器人等等。也许德国人自己也没有搞清楚。在美国的硅谷流行一句话:任何技术或者科技成果,如果让中国人或者印度人学会的话,那么,这个产业将迅速的贬值,白菜化。这里不包含任何贬低国人的看法,而是人口的基数决定了制造业的廉价。美国的工厂长期实行劳动力外包,给亚洲等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地区工作机会,而随着美国最近的经济不景气,军事竞备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泥牛入海,长期的拖垮了美国本土的经济,为了保证北美本土的安定,奥巴马的“重返东亚”计划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战场上,包括在亚洲,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朝鲜等国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牵制。
那么下一个风口会是机器人吗?在之前开云客户上发表的名为《站在时代风口上的机器人产业》,曾经对这个产业的未来有些预测和估计,而在大多数人没有搞清工业4.0的时候,X5.0的概念又出来了,这也不奇怪,在中国经历的经济时代中,没有一个时间段如今天的高科技制造业,自动化未来般火力全开,也不是某些危言耸听的“机器人大跃进”,而是在一夜之间,我们要学会适应西方从研发到生产到全面自动化的巅峰状态,迅速学习成长于当代的中国土地上,而这一部分的先遣部队应该是90,00后,而80后作为时代的中流砥柱,既背负了责任同时又因为早年的知识和物质的原地踏步,进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,一个所谓“苦逼”的时代角色中。
身处于机器人行业的80后,普遍觉得这既是一个朝阳产业,同时又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事物,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更新,机器人+?是否能像互联网+?那么吸引人?还是有3年历史的开云客户的从业者,是否应该冷静的看待近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“互联网+机器人”模式?
从大局来看,让上帝的归上帝,让撒旦的归撒旦,说通俗点,干什么吆喝什么,说得直白点,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接那个瓷器活,互联网+?在论坛上各位大佬笑看云卷云舒,谈笑有风猪。机器人+?搞清楚4.0,再搞5.0,怎么突然有种某水果手机不断升级的赶脚呢?




